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健康科普

子宫内膜癌知多少?

张芸    2023/5/10 11:49:15    

“我已经绝经好几年了,最近又来月经了,是不是我又变年轻了?”

“我50岁了,最近月经时间很长,就是干净不了,我觉得是快绝经了,自己吃点止血药就行吧?”

在妇科门诊,医生经常遇到患者询问以上类似问题。专家提示,月经异常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患子宫内膜癌的可能。什么是子宫内膜癌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概念



01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其中75%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

病因



02

主要高危因素有:
1.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又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
有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个单位(kg/m2),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增加9%。与BMI<25的女性相比,BMI在30~35期间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大约增加1.6倍,而BMI>35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3.7倍。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病风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高血压者增高1.8倍。
2.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而与之相反,每次妊娠均可一定程度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此外,末次妊娠年龄越高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也越低。
3.绝经延迟
晚绝经的妇女在后几年大多为无排卵月经,因此延长了无孕激素协同作用的雌激素刺激时间。
4.无排卵性疾病
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由于无周期性排卵,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抗,长期的单一雌激素作用致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甚至癌变。
5.功能性卵巢肿瘤
有些卵巢肿瘤,如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常产生较高水平的雌激素,引起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内膜癌。应对存在上述疾病患者常规行子宫内膜活检。
6.长期服用单一雌激素
单一外源性雌激素治疗如达5年以上,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10~30倍。采用雌孕激素联合替代治疗则不增加罹患内膜癌的风险。
7.其他
他莫昔芬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可导致内膜增生,发生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增加。

症状



03

  1.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
  2. 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异常阴道排液就诊者约占25%。有时阴道排液中可伴有组织样物。
  3. 3.下腹痛及其他:若肿瘤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性疼痛,肿瘤侵犯子宫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治疗



04

  1. 1.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手术目的为手术-病理分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相关,切除病变的子宫和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手术可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来完成。相当一部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仅通过规范的手术即得以治愈,但对经手术-病理分期具有复发高危因素或者晚期患者,术后需要给予一定的辅助治疗。
  2. 2.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的方法之一。单纯放疗仅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禁忌手术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术者,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术前放疗很少采用,但对于阴道大量出血,一般情况差、合并症多、短期内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先行放疗止血并控制疾病进展。
  3. 3.化疗:为全身治疗,适用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也可作为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化疗药物有铂类、紫杉醇以及多柔比星等。
  4. 4.孕激素治疗:主要用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也可作为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常用药物为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17-羟乙酸孕酮等。

预防



05

  1. 1.早发现、早治疗。对绝经后出血,更年期月经紊乱应注意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对年轻妇女月经紊乱治疗无效者,应及时做B超检查和子宫内膜检查。重视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对已证实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者,根据患者情况宜行全子宫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应及时给予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并监测病情变化。

  2. 2.严格掌握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证,并合理使用,对更年期及绝经后妇女更应慎用。对有子宫的妇女,在应用雌激素的同时宜适当应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并严密监测。

  3. 3.改变生活习惯,节制饮食,加强锻炼,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的发生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